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广告

Elizen / 2021-05-26


上一篇《去世》不知道得罪了哪个夺命阎王,也跟着去世了。微信后台说,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实在不能理解,也是出于好奇,就提了个申诉,想知道哪里违反,又违反了哪里?

确实,上一篇文章阅读量不低,当然,是拿我这小破庙日常的香火来比。结尾也发了一点牢骚,写了一点感想。本来想靠着这里实现买书财务自由,但也无奈。一来,买书的节奏不好把握,几个月不买,一个月买几次,都时有发生;二来,一个月写几篇,一篇赚多少香火钱,也没个准头,至于哪篇看的人多些,哪篇少些,我确实不会运营;第三,因为阅读上的感受,我还是把文中广告关了,底部的,需要靠点击才有可观收入,也相当于自断一半出路。

不过要说我写公众号胸无大志,也不是。写到今天,流量是不可能的,出书我不敢讲,心里还有点儿念头,毕竟还有些密而不发的未完成草稿攥在手里。但这都是后话,也不是这里常聊的话题。志在哪儿,如果说有,第一,希望能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第二,希望能影响几个老朋友。第三,希望能认识几个新朋友。最后,连贼都不走空,希望来过的人起码能听说见过「邓宁-克鲁格效应」,能多一点认识自己。

说实话,至今我望着这张图,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但愚昧山峰大概率是翻过去了,到没到谷底,只能等时间给我答案。


前言有点儿多,说回正题。今天的题目是《广告》,但此广告非广告也,而是广而告之。

很久以前我接过一个广告,是一本戴建业老师的书,报酬呢,就是这本戴建业老师的书。总听说编辑穷,图书行业穷,接触过才知道,此话可能不假。不过那时候不懂,觉得有人找上门来,送你本书,看过了好就说好,不好可以说不好,哪有这种好事儿,乐呵呵的就接了。当然,后来就再也没有广告商找上门了。

不过还有一个逻辑,意思是你先把广告给做了,等着广告商来找你。但我这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恐怕雨点儿太小,激不起什么浪花。数一数,这些年我的广告做得也不少,看过什么,读过什么,听过什么,发现了什么好玩的,都在这里聊过。没办法,说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生活啊,和现在每天带孩子只能聊孩子一样。

写这些是没有广告费的,因为自己喜欢,不是别人花钱买我喜欢。当然,也是先把广告做了,万一哪天有人找上门来付钱,皆大欢喜。

我日常喜欢拍点儿照片,朋友们知道,朋友圈也常发。从来不敢说摄影,摄影就专业了。不玩器材,也玩不起。一个 FujiFilm X-T1 配了个 35mm 定焦头,大部分时间用 A 档,P 档,偶尔自己扒拉扒拉那些按钮,试试手动挡,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玩的,最近看小麦老师写的信,名字叫《去無方向的信》,读到第四篇,忍不住留言了,这说得就是我啊。结论也简单,必须手动挡,不是其他的不好,而是其他选项它没用,它拍不出心里想要的那张照片。

以前拍照片儿的时候,就总觉得哪里不对,明明想要这里亮一点,模糊一点,拍出来意思却不对,不是这少一点就是那多一点。后来更是因为修图软件的兴盛,彻底把我带跑偏了。先拍出来,不行咱可以修啊,曝光高点低点,景深多点少点的,先记录时光,再修正它,这不是活脱脱历史修正主义么。小麦老师信里有句话,「再快的自動對焦也沒有不對焦快」…这话算是把我打回原形了,是啊,我拍照片追求个什么呢?无非心里有个念想,把它拍下来,要是不讲究点,只图个记录时光,买个手机随便拍不就完了。

说到底,人还是得有点儿追求,往复杂里说,得在平坦的路面上曲折前行。

小麦老师的信,我是打算一封封看下去的,毕竟打过招呼留过言,信里的生生就是我。说白了,这信就是写给我的。你要去看,这信就是写给你的。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坐在桌前,花着本该潇洒娱乐的时间,认认真真给你写信,一封不够再来一封,翻来覆去想给你讲明白一个事儿,这样的好事去哪儿找。

今天的广告而之到此结束。


写到这,我突发奇想。还玩什么 NewsLetter,再好的 News 也不如 Letter…直接写信不就得了。

索性,我把我的邮箱留在下面,你随便写,我随便回,但咱俩最好能聊点儿什么,电费不贵,一点就发送,可是信的内容,多少得是用心了的。当然,如果经过你的同意,我有把信全部或部分公开在这里的权利。

来信邮箱:elizen.me#gmail.com(请把 # 号替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