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
Elizen / 2021-10-22
我之前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是负责做一些技术调研,输出研究报告,通常这些研究报告有两个去处,一部分是某些白皮书的章节,另一部分作为某些课题的科研成果,向上汇报。大部分是后者,这些内容也许在几年之后,有幸成为某些政策出台。当然,这是少数。这样的工作内容也决定了我的工作节奏,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社会机器
和螺丝钉
这样的词,确实没错,我的研究方向虽然听起来很重要,可能成为战略的一部分,但实际上通常是包裹在一个很大的框架之内,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看到最终成品之后,才知道自己的部分占比如何,是核心还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这些成果是作为某些政策的千里马,有些时候确是为了陪衬某一朵盛开的花。
随着对这种局部战争理解的越多,也就越适应做一颗螺丝钉,人都是从众的。但也会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机会从头到尾把控一次呢?想来想去,有几个原因。
第一,学历。不要单单从字面上理解学历。学历除了文凭之外,还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个是学习的能力,一个是触达的高度。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博士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超过本科生的,尤其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内来讲。而且一门技术越向上研究,越能接近它的本质,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技术在产业、政策和历史进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当然,我曾经也是重度的能力论者,觉得看学历不重要,但工作一些年头之后发现,学历除了在工资、职称、落户一些政策上有更好的待遇,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在技术类的工作岗位上,资历有时候占不到很大的便宜,因为技术是高速发展和迭代的,新鲜出炉的博士们带来的往往是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最热门的领域,最可能有发展的行业方向。所以,一个博士可能比工作很久的普通员工,一上来就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且,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第二,机制。我之前所在的研究院,在中国通信领域代表着最高权威,有机会承接很多国家级的专项,而这些专项的牵头人,往往不是高工(高级工程师)就是博士,这是一些硬指标。也就直接把本科生、硕士生挡在门外。当然,我觉得这些指标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机制决定的,这些国家级的项目,会在几年之后成为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词汇,比如“互联网+”,“5G”,“智慧城市”,“车联网”,保险起见,可以引领这些项目开展的,一定要保证经验和技术领先性。这也是我常说的,改变世界的往往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但是大多数人都喜欢把自己放在平均线以上看待。
在我换了工作以后,在企业中,确实有机会从头开始指导一个项目,但我学到的第一课更有意义,就是凡事都要闭环。这可能与公司是一家传统企业有关,流程化的东西非常多,非常复杂,甚至经常让人骂街,但是当我深入这套体系之内,我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应该是大于弊端的,首先,它在所有琐碎的事情上做到了流程闭环,使得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能很快找到根源,而且这个闭环的目的不是惩罚性的,是为了推动事情做完,一定要先做完,再来看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有意思的是,在很多我觉得细微到可以忽略的地方,也有一个闭环机制,逼迫你再往前走一步,而多走一步,多做一点,确实更容易让事情做成。这是我入职后的最大体会,也让我想起时常能看到的一些职场小课堂里教的内容。
这几天,闭环两个字从工作这根神经里翻墙而出,始终在我的脑子里打转,让我联想到很多方面,比如哪些事情我其实应该多给一个反馈,让对方确认我已经明白,并且明确下一步该做什么。比如之前一些想做一直没做的事儿,是不是可以往前走一步,走最小的一步,完成一次闭环,再看是不是有做下去的必要。而不是先考虑过多负面因素,却总是在待办事项里舍不得划掉呢。
闭环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愿意把很多事情多往前迈一步,可能这一步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研究学习的各种论文和书里,被科学反复证明的一个有效理论是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里很关键的部分就是及时反馈。这种闭环,正是一种及时反馈。
以前,我的工作都是以“完成”来收尾,没有或者说很少有复盘的意义和机会,也往往无法形成闭环,现在,即便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也要闭环,似乎对我很有启发。
从现在开始学习闭环一件小事,看看有没有机会做更大一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