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读《张医生与王医生》

Elizen / 2021-12-08


读完这 40 万字《张医生与王医生》,好像看了一部 4 个小时的电影,再一次想起书中也提到的《铁西区》。留几句读后感:

1,我对伊险峰是有滤镜的,极好的那种,不论是他做《第一财经周刊》,还是后来的好奇心日报,直到现在的小鸟文学,就像李海鹏说的,他是中国媒体界凤毛麟角的人物。

2,阅读感受不好,一方面是本书有两位作者书写,一个负责采访,一个负责专栏;另一方面,我对书中提到的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诞生的工人阶级的衰落、士绅化的了解有限。

3,当这些阶级概念以「社会」一词包装成改革开放 40 年的东北展现在我眼前时,书中说到三代人的故事,我心领神会甚至对这种熟悉感到窃喜。

4,伊险峰的重点在前言后记都写得很清楚,通过对他两个同学的采访和大量的资料,想了解曾经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沈阳为何成了城市化进程中掉队的一员,以及在蓬勃发展的 40 年中,知识分子有可能实现巨大的阶层跃迁,就像书中的“奖学金男孩”张医生和王医生 。这样的机会可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也许类似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的士绅化。这本书也让我对那时那事产生巨大的兴趣,或许我们的未来可以在某些过去找到答案。

5,书里对张医生和王医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如何闯关东的简史非常扎实,以及那个我今天似乎不可想象的社会环境的描述。比如赫鲁晓夫楼、每月房租3块2,中间几次提及1996年的张慧娟工资可以拿到小一万,努力让大家感受八九平米的房子因为添丁可以申请到17平米,以及单位是一种什么形式的存在,代表公家,代表一个社会。

6,相比两个医生,我更喜欢书中对几个女性的采访和描写,两位母亲杨淑霞和曾慕芝,张医生的妹妹张慧娟,王医生的妻子李丽和他的孩子,时间跨度从文革前到今天,几代女性对社会的适应性之强,和伴随工人阶级衰落的女性崛起,让我感叹道,不光这届男的不行,上一届也不行,但上一届还有个理由,可以扣上工人阶级衰落的帽子。

7,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在我的记忆中有诸多契合的地方,这本书也让我回忆起很多少年时家中的变化,适应变化所做的决策,改变之后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亲戚在社会变迁之中,有的衰落,有的成功实现了巨大的阶层跃迁。

8,张家和王家对于几个孩子的道路规划今天看起来非常成功,但她们都不会用“社会”来表示自己当时的运作,原因书中写道,她们觉得这是为了家庭。而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当时环境下的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有多大 能力撬动一个阶级。我觉得直到今天,政治资本也依然是首位的,甚至更盛。

9,王医生妻子李丽,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在包分配的年代放弃留在北京回到沈阳,书里写道“文学于李丽就像一块石子投进湖里,投进去的时候涟漪阵阵,然后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她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什么都没有留下。”还有一个被定义为爱看书的,是张医生的爸爸,但看的都是《高老头》、苏联卫国战争一类的“闲书”,家里人对他的定义也趋向一事无成。好像,我看得最多的也是被定义为闲书的一类。狠扎心。

10,最后一点小惊喜,伊险峰给这本书正式动笔定了一个日子,2020年2月7日。是小嘟嘟一周岁生日那天。也算是我强行加戏安排上的一点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