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骑车

Elizen / 2023-04-07


现在骑的是第三辆电动自行车。我数次向身边朋友推荐,这是 5 公里内神器。也的确有些朋友被我忽悠忽悠着,就买了。好在至今未收获差评。

其实这事儿有个很偶然的前提,往大了说,人的思维模式一旦改变了,也就回不去了,这是另一个故事,暂且不提。往小了说,你就是你生活范围五公里内的合集。只是没想到,更新到第三辆电动车之后,我的范围扩大到了 15 公里,它在通勤路上的霸主地位一旦确定,也就回不去了。

第一辆电动车是小牛的 Gova G0,预售的时候买了,目的明确,要遛娃,周边有不少公园,距离 1-3 公里,不近不远,我懒。性价比之王就此诞生,那辆车如今看来,电池也不行,速度也不太行,但是质量过硬,而且我还自创了拖挂,用它拉着露营车,完成了几次星河湾公园的露营,也是霸气十足,后来如法炮制,在搬家上没少出力。

我经常开它的玩笑,这可是家里的第一辆新能源,而且上了牌照。服役三年,直到有一天,我带着嘟嘟从朝阳公园回家,那天风有点儿大,在路上我加快了速度,突然觉得车子开始摇晃,而且嘟嘟坐在前面,已经有些紧凑了,我就问他,我们要不去换辆新车吧,他问为什么,我说这辆车有点儿太老了,我怕它哪天散架子。就这样,我们当即决定去店里换辆新车。它的小表盘上里程达到了 6000 多公里,我自己都很难相信,这三年我们骑着它去过多少地方,留下多少回忆。过了很久,我意识到那辆车并没有摇晃,只是因为风大。

第二辆电动车在我换车之前就已经买了,因为十一上班的距离就在 3 公里之内,它是一辆十足的通勤车。嘟嘟大了一点之后,周末近一些的地方也都是骑它去。它的速度可以说上了一个档次,也因为这个,我才有勇气偶尔试了一两次骑她的电动车上班,因此一发不可收拾。疫情有段时间,我骑这辆车上班,马路上没人没车,风驰电掣,平日里地铁通勤要 50 分钟,电动车只需要 30 分钟。这一刻我知道那辆 G0 一定会摇晃,我的心已经摇晃了。

如今第三辆车,作为我的通勤车,目测今年的里程就会突破 6000 公里。同时,我不用再早起,不用挤地铁,也不用担心堵车,每天路上有了一个小时听播客的时间,在早晚高峰来来往往的车辆中,像在一个平行世界里穿梭,那一刻我拥有了短暂的自由,我可以欣赏风景,听听音乐,可以感受人流的涌动,鲜花和绿色,而不是办公室里的枯燥和笨重的机械带来的嗡嗡作响,那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而骑车在路上,这一切都不再一样。人的思维模式一旦改变了,也就回不去了。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有一些风,我选择了一条偶尔会骑的路,在一片春色中向公司驶去,路上路过了之前总去的电影院,路过了朋友的家,路过了好友的单位,沿着北二环的河边,肆意前行。又让我想起多年我住在那附近时,摸索出的一条跑步路线:

前几年我住在北三环,真探出一条满意的路,从马甸附近的一个便宜坊开始,一条小路,一路向南,中间穿过一个公园,公园里的健步跑道大概 1 公里,出公园南门一转向,就到了德胜门那条街,临街不怎么走车,路边就是护城河,沿着河沿,向东再跑 2 公里,就差不多到了鼓楼大街附近,我就从这里转向北,往家的方向跑去。一路上人声鼎沸,菜场林立,遛鸟的,买早餐的,菜贩门口讨价还价的,送货的,送孩子上学的,充实得很,各人有各人的事做,没有人低头看手机,有的悠闲,有的急促,让人觉得生命如此不可或缺。这一段路大概也有 1 公里,中间有两个红路灯,我经常在这里慢下来,摘下耳机,或者干脆走一走,听听马路两边人们在聊些什么,匆匆过客,无所顾忌,像鸟儿一样自在。一直往北跑上 2 公里,也就快到家了,路上会看见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老人领着,去附近的学校,一路上有说有笑。

如果是晴天,我总会在路上拍一到两张照片,甚至有一年,我从距离新年 100 天开始倒数,每天一张照片,找主题,去有趣的地方,见可爱的人,拍过喇嘛,拍过天津各色的大桥,拍捏糖人,拍人酿酒,生活一下子变得有趣很多。

今天,我一样没忍住,掏出了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时光不在,时光仍在。

二〇二三年四月七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