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育儿育己

Elizen / 2023-05-26


播客节目《忽左忽右》从陆大鹏翻译的《基因彩票》入手,聊了一期遗传学相关的内容。恰好我比较感兴趣这个话题,包括 20 世纪的优生学理论在希特勒那里变成残暴的政治政策,美国左翼和右翼对于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不同看法,新达尔文主义在演化和进化上的咬文嚼字,以及表征遗传学冒出来的生命时钟的概念,很好玩也很有趣味。

抛开政治立场在里面的某些作用,仅从个体的发展出发,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究竟是基因作用比较大,还是后天环境影响比较大?这一点在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上,总有各种不同的数据研究和作证,是一个标准的复杂性问题,对于我,最关心的还是高普尼克原来在《园丁与木匠》里提到的理论经过这么多年,是否还能站住脚,即父母对于子女教育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从《园丁与木匠》到《超级社会》,从《基因彩票》到《别相信直觉》,我还是从一些内容中得到了部分论证。

首先,高普尼克的结论依然是对的,父母对子女的后天影响,依然有限。在《园丁与木匠》中,高普尼克用的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行为遗传学中对双生子和抚养这些孩子的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在现在分子遗传学领域的证据来看,也是能够解释的,但似乎遗传力有一点变弱,不过对于目前的解释我个人倒不是很认同。

高普尼克当时有一个结论是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取决于父母,而是他所生活的社区,他作为自然人存在的群体对他的影响更重要,这一点我小时候的生活就能加以佐证,我在朋友圈子和在家里可以说完全是两种人格在存在,但并没有什么不妥,小孩子更会区分「我们」和「他们」(他们也就是大人这个概念)。

在《别相信直觉》中,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又通过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了社区对于孩子影响的重要程度,但他的证据能得出来的结论略有不同,他更关注的是一个人长大后的学业、事业成就等等,他证明了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相对好的社区,孩子们最终会收到朋友的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注意,他特别强调了不是小孩子的朋友,他们其实更容易收到朋友父母身份的影响,比如好朋友的父母是高知,是飞行员,或者是其他一些相对较好的职业,他们以后也有更大概率取得这样的成就。

那,什么是好的社区以及为什么是好的社区会有这样的作用呢?

先说好的社区,书中给出的好社区的标准其实不高:

  1. 社区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2. 社区中双亲家庭比例相对较高
  3. 社区中能按时交还人口普查表的比例相对较高

总结下来,一个好的社区就是大家的文化水平普遍好一些,家庭和睦一些,人又靠谱一些。如果在这样的社区生活,孩子在长大以后有更高的概率取得相对的成功。

那为什么好的社区有这样的作用呢。

《基因彩票》中有一个解释,就是我们首先要承认,基因是有影响的,而且在其他一些书中可以看到,这部分的影响其实很大的,如果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对比,也许占比更高。在《别相信直觉》中就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父母是普通的蓝领中产,从基因层面来说,这个孩子未来的工作工资大概是 56000 美金/年,也是一个美国蓝领的平均水平,如果父母费了很大的力气在后天培养他,比如上各种补习班,鸡娃,对他的后天影响大概只有不到 20% 的影响,会让他从 56000 美金/年,增长到下一个好一点的水平 70000 美金/年。如果把这么多年的心力、时间、金钱都算进去,甚至不如直接把这笔钱留给他来得划算。

结论就是,各位家长别折腾了,没什么用。

更有趣的结论还在后面,书中又举了一些数据:对于一个小孩子,他出生的第一年,父母要做的决策就达到 1570 个,比如是不是要母乳啊,喝什么牌子的奶粉啊,今天出不出去遛弯儿……可以想象,在他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多少决策,费多少精力,而这些不计其数的决策,最终能对他造成的影响,只有那不到 20%。

但是,这 20% 中,有一个决策,只是一个决策,就可以占到这 20% 的 1/4,可以说,只做这一件事情,就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孩子了。那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居住地,一个好的社区。甚至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通过现阶段的数据证明,美国最好的最适合养娃的地方是西雅图市,搬去那里生活,就 OK 了。可惜的是,没有数据和研究能告诉我中国哪里最好。

总之,我不是一个新达尔文主义者,也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当年社会达尔文那帮人干出了多么肮脏的事情,也知道现在左翼右翼在吵的那些东西不过是利益斗争。我自己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尽可能不因为智识上的缺陷,而没有做好一个及格的父亲,及格就够了。

至于小孩子,我从来不喜欢「养育」或者「教育」这类说法,对我来说,相比「育人」更是「育己」。最后,再强调一次,别折腾了,没什么用。

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