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Elizen / 2024-04-22
这本书放在我待读清单里,应该有两年多了,因为之前吸收了一些好的小习惯,其中一条就是在添加待读
或者待看
这样的标签时,多写一句为什么。那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因为当初看到了关于书中的某段摘抄,一大段非常有煽动性的文字,让我深受触动,想看看书中讲了些什么东西。不过时光一转,两年多过去,新闻我越看越多,书却一直停在了作者的自我介绍。
终于,今年一次偶然的出差,赶上深圳一场雷暴天气,航班延误、取消,我也经历改签、退票,在机场赚了几个小时的无所事事的时间,索性在读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翻开了这本《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全书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应该是:有那个时间,多干点正事儿。
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可能已經在過去十二個月的時間裡,囫圇吞下兩萬多則短聞──保守估計,每天大約六十則。我們就開誠佈公吧,你能說得出其中有哪一則,讓你對自己的生活、家人、生涯、福祉或事業,做出了更好的抉擇嗎?一個如果沒看到這則新聞你就做不出的抉擇。
在被作者讯问的人里,没有人说得出超过两则例子。以两万则新闻来说,这个比例太惨了。我自己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一则都没有。那么,
关于新闻:
- 不读新闻不会错过任何真正重要的事:如果有一件事真的很重要,你會來得及知道的──從專業報導,從你的朋友、丈母娘或任何一個跟你聊過天的人那裡得知。
- 超过 99% 的新闻跟你的个人世界无关。我們從新聞裡聽到的事,都是我們影響不了的,把氣力轉移到你能影響的事物上,才是明智之舉。
- 越是号称「重大」的新闻,就越是无关紧要。沒有任何新聞是重要到沒有它你就活不下去的。
- 每年浪费在读新闻上的时间大概有一个月,与不读新闻的人相比,你每周只有 6 天,每年只有 11 个月。
- 如果真有重大事件發生了,即使是住在一個新聞穿不透的蠶繭裡,你還是能獲知消息。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會比所有的新聞企業更忠實地向你報導這件「天大」的事。你甚至還可因此得到詮釋資料(meta-information)的額外用途:你會了解朋友看重哪些事,以及他的世界觀,然後知道該如何評價傳遞新聞訊息給你的人。
- 真正關係重大的事件,大多是在你讀一本好書時得知的。
- 新闻让我们脑袋里带着的,其實是一張錯誤的風險地圖。让我们高估太空人,低估護士 .高估鯊魚攻擊,低估海洋酸化 .高估飛機失事,低估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高估意見,低估行動……
关于新闻的一点补充:
相較於書籍,「新聞」是個新穎的發明,這種文體出現不過才三百五十年之久。全世界第一份日報,也就是萊比錫的《新到新聞》(Einkommende Zeitung),發行於一六五○年。
「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報紙只是假裝它們都知道,日復一日。」早在四十年前,有著敏銳洞察力的馬克思.弗里施(Max Frisch)就已經這樣寫過。
关于「关系重大」的一点补充:
「關係重大」的最具體涵義是什麼呢?對此有兩種定義,比較狹義、嚴格地說,如果有某件事能讓你做出更好的決策,那它就是「關係重大」的;比較廣義者則是,所有能讓你更加理解這個世界各種關連性的東西,都是「關係重大」的。
新闻的危害:
浪费时间,丧失专注力:
新聞消費的成本過高,因為它是種浪費時間的行為。時間是同時從這三方面虛耗的:首先,消費得花時間,也就是當你在讀新聞、聽新聞、在電視機旁追新聞、在筆電和手機上上下下滑新聞時,你浪費了時間。其次,重新聚焦需要時間,即所謂的轉換模式成本,也就是當你終於能重新專注回到被新聞分心前手上做著的事情時,你已經又損失了一些時間。最後,新聞對你的專注力的干擾,會在你消費過它之後持續良久,好幾個小時過去,那些新聞內容和畫面依舊在你腦海中陰魂不散,反覆打斷你的思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司馬賀(Herbert Simon)早在半世紀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他說:「資訊會消耗掉的東西顯而意見,它消耗的是資訊接受者的專注力。資訊氾濫會讓人產生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产生疾病:
新聞會讓交感神經──自律神經的一種──保持忙碌,每一則攪動你情緒的故事,都會促使你的身體分泌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它在血管中流動,不管量多量少,都會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並抑制生長荷爾蒙的製造。所以在消費新聞時,你等於是讓自己置身在一個壓力鍋當中,而長期的壓力又會導致消化機能與生長機能(細胞、頭髮、骨骼等等)障礙、緊張不安以及容易感染疾病。新聞消費的其他潛在副作用,還包括焦慮恐懼、具侵略性、眼界狹隘與情緒上的無感。簡單說,新聞消費者等於是拿自己的身心健康在開玩笑。
降低生活品质:
你的日子會過得更有壓力、更體弱多病,而且還會死得更早。這是個特別令人難過的消息,但至少它已經贏得你的注意。
放弃自己的权利:
誰定下了議題,誰就有主導討論的權力。讓新聞記者來決定你該做什麼,未免也讓出太多權力給這些人主導你的人生。
关于专注力的一点科学补充:
美國的心理學教授羅伊.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就指出,意志力和肌肉的運作方法類似,都具有短暫的時效性。在一場馬拉松競賽之後,你會沒辦法再像一顆網球那樣四處蹦跳。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簡稱ATP),也就是你的肌肉能量用完了,得再重新製造補充才行。而我們的意志力也一樣。針對這點,鮑梅斯特提到了意志力耗損(Willpower Depletion)的現象:假若你的意志力一開始就耗盡了,你將缺乏足夠的毅力去執行下一件需要韌性與魄力的任務。也因此,在你消費了許多新聞的工作日裡,即使不受浪費掉的時間影響,你還是會過得差強人意:因為你幾乎再無餘力完成任何工作了。
神經生物學家羅及基(Kep-Kee Loh)以及東京大學的研究員金井良太則都確認了以下的結論:一個人愈常同時消費不同類型的媒體,前扣帶迴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的神經細胞數量就會愈少。這是我們大腦內部掌管注意力、道德思考與控制衝動的部位之一。而在高度新聞成癮者身上確實觀察得到以下現象:他們的專注力退化,在情緒控制上也出現問題。
那些相对新闻的真正读物:
「新聞」的相對物,就是那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或媒體格式,像是長篇的報紙與雜誌文章、論文、專題特寫、深度報導、紀錄片節目以及書籍。……但是要小心:這也遠遠不能保證它們就是重要的。只要它們出現在主要依賴廣告營收以維持運作的媒體上,把新奇的價值置於重要性之上的危險就依然存在。
你該轉而閱讀那些不怕傳遞,也有充分資源能夠傳遞世界複雜性的書與雜誌。對我而言,《紐約客》(The New Yorker)、《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外交》(Foreign Affairs)以及《經濟學人》的科學副刊,就是這類書刊。
极端的不读新闻的方法:
你要斬斷所有連結,盡可能讓自己難以連上任何新聞入口網站。你該取消所有新聞電子報的訂閱、馬上把手機與平板裡的新聞 Apps 全數刪除、賣掉電視機(立刻做吧,要是等了太久,就不會有人想買電視了)、刪掉瀏覽器裡「我的最愛」及「書籤」上所有的新聞網頁。還有,絕不要將新聞入口網站設為瀏覽器首頁。首頁就選個從不變動的網頁吧,愈平淡無奇愈好,像我的就是維基百科。
温和的不读新闻的方法:
完全放棄所有日報(不論是印刷版或線上版)、收音機、電視機以及社交媒體上的新聞播放,改為只閱讀一份週報(或週刊)。一份,不是兩份或三份,而且請讀印刷版的報紙,不要線上版。理由很簡單,因為印刷版的報紙上沒有超連結。……給自己設定一段時間,就給整份報紙六十分鐘好了。放心地定下計時器吧,這麼做,能將有害新聞對你腦袋和精神的損害降到最低。
如何选择这样一份周刊:
選在報導上最不會大肆渲染,在營運上只有極小部分仰賴廣告收入的那一份吧!不過,如前所言,就只選一份。
在我心目中,大概就是经济学人和纽约客,中文读物可能是端传媒,财新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选出一份,确实难。
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是编一本对个人至关重要的「每日新闻」:
或許它會包括下列新聞:一則有關家庭狀態的報導,關於孩子們今天做了什麼、在想些什麼,而我太太的心裡又有哪些想法;一則關於今天我原本能把哪些事做得更好的回顧,也就是某種形式的一日評論;一則包含驗血結果的家人健康檢查報告;一則有關我姑媽病情的狀態報導。除此之外,還有關於我朋友的身心狀況、社區規畫中的減少車輛噪音措施之更新、垃圾處理計畫、翻新廚房的構想、休假計畫、與一個研究者互通的電子郵件、我下一本小說的構想、一個事業上的新點子、午餐時帶給我許多歡喜的一場談話的回顧。然後還會有一則來自鄰里、學校、城市,也就是來自區域或跨區域的通訊報導。最後或許還有關於既定的或已生效的法令變動,以及我身為一個寫作者需要具備哪些東西的報導。
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有我们自己的能力圈(专业领域):
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待在裡面。這個圈圈到底有多大其實無關緊要。知道這個圈圈的邊線究竟在哪裡則非常重要。」IBM的創辦人湯姆.華生(Tom Watson)便是這種論調的鮮活明證。他曾這樣談論自己:「我不是個天才,我只是在某些點上有才,而我始終圍繞在這些點上。」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读书的方法:
如果不想忘記自己讀一本書時到底讀了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連讀兩次。
如果你發現一本每隔一兩頁就會向你傳遞新知識的書,請把它讀完。緊接著還要再讀一次,立即且連續,中間不穿插閱讀其他書籍。連續閱讀一本書兩次的效力,不僅雙倍於只讀一次,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效力甚至可高達十倍。這種再讀一次的建議,自然也適用於篇幅較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