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发媸(39)
Elizen / 2024-06-06
1.
突发奇想回去翻了一下,第一篇《深夜发嗤》是 2016 年底写的,后面断断续续,这个系列一直属于「说真话」系列,或者说,是一个不在乎别人的,主打安慰自己的系列。再看这两年的记录,2021 年一篇,2022 年三篇,2023 年一篇,今年,这是第一篇。
说起来,依然是老样子,本来想写点儿啥,但没什么东西愿意分享出来,嘟嘟最近几个月一直咳嗽,医院大概跑了十好几趟。其他的事儿呢,看了几本书,全是重读,完全没看电影,准备好的剧,拿起来,又放下,脱口秀,摘了几个片段。基本不看短视频的我偶尔也看上一会儿。所以到底是哪变了,哪里不一样了,还是哪都没变,就是心态不一样了。
2.
要说写点儿什么,还是这礼拜才了解的,关于口语文化,文字文化和电子文化的演进的故事。历史传承的进程里,相对于文字文化,口语文化就像是暗物质,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那里,深邃且巨大。去年开始,我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工作重心,都在所谓的「大模型」上,说人话就是一个叫做 ChatGPT 或各种其他奇怪名字的东西,一个能跟你聊天又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看起来能干一切过去人在干的工作。
最近,有两个关于它的小段子。一个是朋友在尝试用它工作的时候,面对惊艳的效果时表示,人如果用上这个东西,恐怕是要越来越笨了。另一个是,前两天这个 ChatGPT 宕机了,不能用了,有人吐槽,它一宕机我又要被迫使用自己的脑子了。
世上有几部传世的经典,比较有名的就包括荷马史诗,鸿篇巨制,当时却考的是口口相传。钱钟书更不用说,行走的计算机。我也见过一些老师,能精准的说出一道题的答案在哪本书哪一页的第几行,我们的脑子,的确有无穷的潜力,但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文字时代,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默认,书上讲的东西,印在纸上的东西,才是对的;他们会觉得,一切看得见的屏幕都是可以点击的。
我们有可能忘了,单单让大家都识字这件事,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过去有无数曲艺大家,是不认字的,一段段唱,就是一句句背下来的。我不知道哪种是好哪种是坏,这件事情貌似也没有办法用好坏简单评论。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ChatGPT 用多了,我的工作效率变高了不少,但我一定没有变得更聪明。反而是读了《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之后,我倒是觉得脑子里空出了好大一块地方,能装下几本早就想看的书了。
3.
Apple Music 出了一个人工编辑的,注意,不是人工智能编辑的, 100 张伟大专辑的排行榜,不用考虑,去里面随便挑一张,听起来就好,一定不会后悔。我最近在循环的是 The Beatles 的《Abbey Road(2019 Mix)》,除此之外,去年到今年,我收了几个新歌手,Olivia Rodrigo、Royel Otis、Iris DeMent 等等,奇怪的是,为啥我喜欢的歌手都这么不爱发专辑?同样,我爱听的几个脱口秀也不再开新专场。被逼无奈,我现在喜欢看的东西,都回到 90 年代或更早了。
这样也带来一个好处,前段时间我听到一张专辑,1998 年超级市场的《模样》,第一首歌《很久很久以前》直接点燃我。不知道这么听下去,今年年底能不能凑出一个推荐列表。
4.
本来呢,我只是因为手比较小,就一直用小一点的物件,像是 iPhone 13 Mini,大小正合适,可以单手相对舒服的拿着。因为屏幕也小,所以看个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就很没意思,索性就不看了,再然后,看个电子书也费劲,干脆也不看了。
慢慢,好处就出来了,我几乎没有在手机上消费内容习惯,现在连公众号都极少在手机上打开。技术进步太快了,早些年的时候,一台全键盘的诺基亚 E63,都能玩得不亦乐乎,趴在桌子上看一个没有巴掌大的 MP4 播放器,现在手里拿着多大的屏幕,都不够用。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想抵制这一类的技术进步,也很简单,换一台老点儿的设备,买几本纸质书,收藏几张 CD 听,就可以了。
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得有趣。
5.
最后是一句我之前一直在找的话,总算是翻箱倒柜找到了,算是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现在想人间,能让我想起来光线如雨的,都是人齐的时候,父母年轻,孩子矮小,今天还在远方。穿什么衣服不重要。好风水,就是该在的都能瞧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