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叁拾周刊#002

Elizen / 2024-08-23


生活就像黄瓜,有时候需要整根吃下去,有时候需要细细品味。

八月的天,热得像是老天爷在地上支了口锅,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给炖了。

黄瓜哲学

最近有个网红"黄瓜男孩"可着实火了一把。这小子在纽约时报上一露脸,就因为一句"有时你需要吃掉一整根黄瓜"给自个儿扬了名。我听了只想说:兄弟,你这是小巫见大巫了。以前我吃黄瓜,那可是一根接一根,连摘带吃,五根起步。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个真的只是单纯喜欢吃黄瓜的人能因此成名,这概率怕是比中彩票还低吧?

但是,正如那位网红"黄瓜男孩所说。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有时需要一口气吞下,有时则需要细细品味。无论如何,让我们继续在这幅生活的画卷上涂抹属于自己的色彩吧。

生活的调味剂

上周末,趁着天气还没热到能把鸟儿烤熟,我们一家子决定去天津透透气。还写了一篇短文。这种不确定性,不正是生活的调味剂吗?就像我们去天津的那趟旅行,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以为能吃到地道的天津菜,结果却在回京的路上遇到了惊喜。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一个惊喜或者一记耳光。

最近嘟嘟的画画课出了点岔子,学校里的老师像是演了出"人间蒸发"的魔术,把升班的事儿搞得一团糟。这倒是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能用就行。看来这学校的班子,是连草都不如了。

我自己也没闲着,还是坚持了一周去两次球馆,中午的球场成了我的第二个办公室。最近学了个布克的投篮手型,感觉三分球上多了点力量感。不过这屈髋和手型的配合,就跟跳探戈似的,还得多练练。

工作上,各种标准和报告像是怕我闲着似的,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智慧家庭大模型、语音交互性能,还有家用电器的人机交互,这些名字听着就够让人头大的。有时候我怀疑,这些标准的制定者是不是觉得我们的脑子是用来当硬盘的。

时间的沙漏

前几天,我一时兴起,给自己"加餐"了——买了Audible和Netflix的账号。这下可好,耳朵和眼睛都有了新食粮。只是不知道,这算是给大脑加餐,还是给懒惰加餐。幻想自己能躺在沙发上,左耳听书右眼看剧,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信息塞满的火腿肠。不过最近最喜欢的节目,是加州 101 在看理想上连载的「这就是美国」。把我之前在顾衡那听的欧洲历史,换了个角度串了起来。

最近还有个奇怪的发现,理发师里近视的比例似乎特别低。难不成剪头发还能治近视?要真是这样,我看我得把家里那小子抓去理发店当学徒了。不过转念一想,要是真把他送去了,怕不是要把客人的头发剪成鸡窝。

时间就这么悄悄溜走,像是从指缝间流走的水。有时候感觉自己像是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在时间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像是被冲走的树叶;另一半则在挤牙膏似的缝隙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潭里拔腿。八月的日子,仿佛被太阳晒蔫了的黄瓜,有气无力地躺在案板上,连咬一口的力气都没有。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沙漏里,上半部分的沙子哗啦啦地往下掉,而我却在下半部分费力地往上爬。有时候爬着爬着,就觉得自己像是个陀螺,在原地转圈,看似忙碌,实则寸步未进。

最近还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给懒人的11条生产力建议。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是个勤快人,只是偶尔会有点儿懒。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不是我懒,只是我的勤快还在路上。”

最后,留给各位一个小任务:试着像品味黄瓜一样品味生活。也许你会发现,生活的滋味,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