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叁拾一周:No.0

Elizen / 2020-11-18


这是一次轻装上阵,也是一次负重前行。

我将过往所有的认知打包归档,希望能用写信的方式延续信息的意义。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对信息价值的判断。我希望能尽力保留住有趣、长效的信息。这也是我感兴趣并开启写作的目的:记录那些半衰期足够长的信息,直到它们演变为某种智慧。

信息传播的媒介一直和信息样式与内容相互影响,迭代前进。文字或将逐渐退化到次要地位,就像我坚信,纸质书不会消失,却会在某一天成为一种文化图腾。

但文字确实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即文字提供了一种抽象思维,我们必须经过大脑的处理和运算才可以理解一段文字的含义,而图像则会被大脑直接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短视频的成功。它迎合大脑,不抵抗。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危险的警告,如果我们长期浸泡在大量图片、短视频的媒介中,我们的抽象能力是否会退化?我们的文字是否会消失?目前为止,我对此是悲观的。

这是叁拾一周的第 1 期。本期内容主要讨论「历史性解释和语义性解释」。


历史性解释的意义要大于语义性解释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回顾历史。但历史真假难辨,不可证伪,一切发生,皆为过往。每个人都可以从历史中节选一个段落,以证明自己当下正确。这种解释可以分为两类:历史性解释和语义性解释。

那些冠以“子曰”的语录,一个语言事件如果同型地是自身的叙述,至少给我们带来一个解释上的风险:我们通常会问“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而不是“那件事是什么意思”,而前一方式有可能通向语义性的解释,虽然我们的本意是要获得历史性的解释。

刀尔登,《鸢回头》。

无法区分这种解释是很危险的。同时这也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夏朝究竟存在么?

读过历史书的人,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本身产生疑问。难道夏朝还可能不存在么?这是一种标准的语义性解释,但我想聊的是它的历史性解释:夏朝为什么要存在?

这个问题起源于我在思考如何向嘟嘟(我家娃娃)解释他是个中国人。衍生出的问题便是如何定义中国,如何定义华夏民族,是政治属性还是民族属性决定了他是中国人。法国大革命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法国的皇帝没有了,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人民则获得了普选权,法国属于人民,但法国不可能属于全体人民,为了定义法国,而产生了法国人的定义,那就是法兰西民族的人民才是法国人,他们拥有法国,拥有普选权。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是华夏民族,其中的夏,就是指夏朝。这样一来,夏朝就拥有了它的历史性解释,我们是华夏民族,所以必然有一个夏朝。也就有了如今考古学上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是在语义中寻找历史正统性。

我在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01》时,很大的篇幅就是在讨论这种历史性解释。宫本一夫在书中说: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是在中国在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后,为加强民族意识,把古代中国定位为先进文明而进行的。就像汉代至唐代,都曾把炎帝、伏羲、女娲从传说中发掘出来,作为史实来进行考证一样,其目的在于确定本民族的祖先,肯定其先进性和文明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国家战略,为的是对中国文明作为领先世界的四大文明之一的事实从科学的角度加以证实。中国的大国意识,也鲜明地反映在当前的这种历史观之中。(大陆版翻译)

当我们仔细回看中国的历史,会发现,从汉代开始,复兴周或者夏,以达到政权的正统性,就已经是帝王惯用的手段。司马迁的《史记》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记录这一正统性。包括《史记》中很多资料,取自春秋战国时期,却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资料背离甚远,也是假借文字的语义性解释赋予其历史性意义。

所以,在语义性解释中,夏朝无所谓存不存在,但是在历史性解释中,夏朝一定要存在。

当然,这本《从神话到历史》更多地是在讨论,从考古学的视角观察,夏是否可以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国家形态。答案是相对确定的。

豆瓣链接 | 全书章节笔记


当代艺术的价值

有一种区分艺术分类的办法深得我心:从客户的角度区分,也就是艺术品是做给谁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当代艺术,会得到一个比较悲观的判断:当代艺术品,是给收藏家们做的。它既不同于古典艺术做给帝王将相,也不同于现代艺术做给中产阶级。如今的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立价值的闭环。

因此,当代艺术变得越来越讲究概念,脱离大众,成为收藏家手中的玩物,用来保值,获取拥有它的附加价值。一件艺术品是否值钱,值多少钱,取决于艺术家的师承,策展人的安排(和它一同展出的还有那些值钱的艺术品,决定了它的价值),收藏家的流转,和赋予其上的概念。

观察当代艺术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角度,很多让人不明所以的展览,其背后究竟有多少艺术价值,还是更多的只是一种保持地位的手段。值得思考。

顾衡在「得到好书榜」的栏目中介绍了格雷森·佩里的《哗众取宠》一书,佩里对当代艺术的价值总结的特别好。

这为判断当代艺术的价值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角度。

豆瓣链接


每期推荐

故事 StoryStudio:一个台湾人做的有趣的历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