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叁拾一周:No.1

Elizen / 2021-06-09


好久不见。其实这是我的第二封信,上一封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一开始计划用 NewsLetter 的形式,最终决定去掉 News,只留 Letter。你也可以理解为,我只想写信,并不想说教。但这个过程从两封信的间隔可以看得出来,下定决心并不容易。甚至写与不写,也犹豫很久。

今天要说的话,和昨天想写的、已经选好的内容相差甚远,可以说毫不相关。


我要记录什么?

周三好,

读库《0901》中唐诺1写了一篇《棋士》,聊羽生善治2。文章从日本将棋棋士羽生善治开始,「历数将棋与围棋、国际象棋等的异同,又从当代顶尖棋士的进步差距谈到“物竞天”的生物学法则,以建筑物的“巴比塔”迷思谈到进化的上限,再从对棋入迷的心理谈到人们自主学习的心理,再由此谈到眼高手低的“欣赏”与“实干”之间的差距……读的时候只觉得字字珠玑,自己的大脑已经转的飞快才堪堪跟得上在前面侃侃而谈的导游唐诺先生,他仿佛是在闲庭信步,可是我早已追得气喘吁吁,他还不忘回过头来给做个鬼脸。顿感他像一只坐在自己精心编织的蛛网上悠然自得的大蜘蛛,饶有兴味地看着你这个辨不清东南西北的小猎物。」最后,则聊到了唐诺笔下的「右墙」,我把它理解为上帝封赐的极限,距离它越近,进步的可能和幅度都越小。

文章里唐诺认为羽生善治这种犹如神迹之人,是天赐的,极其罕见的。我们每周准时坐在电视前,仔细观看和分析羽生善治的每一手棋,「绝不会使你变成羽生善治如棋盘中“飞”化为“龙”,怎么会不知道呢?」(P226)。可能博尔赫斯晚年的一句话能解释一部分,「我觉得我读过的东西远比我写出来的东西要来得重要多了。我们都只阅读我们喜欢的读物一一不过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写的,而是写得出来的东西。说得对,是为了看懂,多看懂一些,而不是成为。如果万事万物都要“你成为”才算数的话,那我们眼前的世界图像也未免太荒凉了,所以波赫士3补了这句重话:“我认为当代文学的罪过就是自我意识太重了。」(P226)

说了一圈,总算说回到我最初的表达:我要记录什么。下面这段是和 @DemoChen 聊天时说道的:

我倒是有一个自己的关键词,就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处的人也可以替换成某件事,某个现象)。看一个人,判断一个人,要个体化一点,他在某些场景会表达出某些观点,但在另外的地方又可能完全相反,一个人是要和周边的环境放在一起看的。我想要做的东西,就是去挖掘有没有人影响了环境,或者反过来被环境影响了(科技现在可能就是很大的一个会影响人的外部环境)。

比如,你读到这封信,是否会被我影响到,改变今天余下时间的思考方式。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人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连汤带水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小时候在家庭环境下是一个从不会说脏话的孩子,好像只要一进家门,管理脏话那部分的神经就自动关闭,自动化到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完全不需要我刻意控制。但是在朋友中间…嗯,会说,但不多。

我想记录的,正是一个人「连汤带水」的这部分。这是我的一个选择,我们可以从各种视角观察整个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败,明天与今天的不同。但我更想弄清楚,哪一部分是从久远的历史里连汤带水带过来的,哪一部分又会在未来加入我们生活的这一锅混沌的汤中。


叁言

你把三十年前流行的东西,混搭上现在的元素,它将重新流行。

———— Elizen

如果你有话想对我说,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1. “后文字时代”的作家,真正的知识分子。朱天心的先生。 ↩︎

  2. 堪称当今最优秀的日本将棋棋士,羽生世代的代表人物,号称“泰然流”或“无双流”。所获冠军和荣誉众多,并获得七项头衔的“永世称号”,亦是日本将棋史上第一个达成七冠王与“永世七冠”的人,改写了将棋界多项历史纪录。 ↩︎

  3. 「博尔赫斯」台湾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