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日记可以怎么记

2020-11-13


接上文,笔记究竟要记些什么

我这个随手记的重点既是随手,也是随机。今天是一篇番外,并不在原有的框架中,来聊一聊朋友在评论区问到的日记问题。这样的写法也是实践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信息」。

我在上文中提到过几种笔记形式,朋友觉得她记录的近似我说的日记,每天干了些什么,看起来像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答案。

其实日记也可以很有趣,很有用。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们来说说鲁迅日记。

我有一段时间,模仿鲁迅行文风格,写了一阵子日记。同时也对他的日记做了点儿研究,鲁迅日记都记些什么呢?研究结果部分如下:

鲁迅日记向来以短著称,言简意赅,没有废话。这属于他自己的文学风格,和当时的白话文发展应该关系不大,因为同时期的郁达夫写日记就喜欢长篇大论。

鲁迅日记里有两个值得说说的有趣地方,第一是人情往来,鲁迅对于请客吃饭、花销明细记得相当清楚。第二是购书,哪天,买了什么书,花了多少钱,也是非常仔细,而且每一年年末,鲁迅还会专门针对一年的购书,再记录一份详细清单。

可以简单理解为,鲁迅日记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回顾,回顾具体的生活事件。这一年,去了哪儿,见了谁,给谁写过信,看了什么戏,吃了谁请的饭,买书花了多少钱。结构清晰,重点明确,每一日的记录很简短,方便回顾。

对比当代,可能鲁迅缺少的,就是一个 Excel 表或者一个统计软件。这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日记类型的笔记应该结构化,方便我们后续的回顾,也同时减少我们过度的发散。

第二,是曾国藩的日记,无数后人研究曾国藩,主要就是研究他的日记。我发现他的日记可以被概括为积极心理学。他在日记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想法,增进自己的认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智慧。

这种正向迭代的「日记」,可以算作一种主题笔记。读书,修身,齐家,带兵,每日三省吾身,所有笔记不外乎探讨几个大主题,不跑题,不发散,长此以往,有收获,有帮助。每一篇日记,都是建立在过往的所有日记之上。

在今天有一个派别,专门研习这种做法。像我在一个好用的笔记系统中提到的 Roam就是其中翘楚,也是这个领域的革命者。这一派主张不要弄什么分类、层级、标签了,我们就用「钩子」。而承载这个钩子的,就是日记,或者改用当代流行说法,Daily Notes。

可是现实中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信息过载太严重了,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如何保证自己不喜新厌旧,不见异思迁呢?没有办法。但是 Roam 提供了一种可能,这需要我们像曾国藩一样,明确自己的大主题,围绕着这些大的主题,我们可以放开了记,最后这些杂乱笔记所形成的网络,由 Roam 负责组织,恰好就像鲁迅日记一样,最终呈现给我们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对我们记录的「已知」和我们已经记录却未曾思考过的「未知」的一种杂交。已知到未知再到新知,让我们逐渐拥有自己的智慧。

为了更明确这一派的设计逻辑,我简单用 Roam 做个示范。当你打开 Roam,它会自动建立一个以当天日期为标题的 Daily Notes,且标题不可更改。你所有的记录,都在这一页空白纸上。剩下的,就是放开了记。

放开了记,就有一个问题,我今天记自己吃了什么,明天记自己去了哪儿,后天什么都没记,日子久了,这日记就没什么回顾意义了。而 Roam 中最让人激动的功能,双向链接,它恰好解决这一问题,它就是从曾国藩日记到鲁迅日记的钩子,让笔记有了从思考到结构化的可能。怎么做呢?

上图中就是一个例子。每一个在 Roam 中被[[]]标记出来的文本,自动变成一个新页面,我用它来结构化我的日记,以达到类似鲁迅日记的回顾功能。其中,[[Morning Page]]中,我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今天情绪怎么样,有哪些怕自己忘掉的事儿,[[MIT 3]]是我从一位博主那里学来的,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下一天中最重要的三件事,[[Daily]]就是纯碎的流水账了,一天下来,我再回头看一看,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将它用[[]]标记出来,简单打个标签,作为后面的某一个主题。

剩下的事儿,就交给 Roam 了。比如我简单汇总了一个读书页面,在记录时候加上一个标签,甚至不加标签,点击这个 Books 页面回顾时会看到我哪天读了什么。点击任何一本书的标题,就是一个新的页面,书摘、笔记随意写在里面,相互引用的内容也不需要复制文本,只需要把某一段落的唯一标识引用到需要的地方就可以了,还能同时看见某一句重要的话,在哪里被我引用,引用了多少次。这对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跃迁式提升。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在当代,日记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建立起一种既有结构化(鲁迅日记)又有主题性(曾国藩日记)的笔记系统,这种笔记系统可以方便我们回顾,在笔记间产生关联,形成联想,从而达到已知和未知的杂交,发现新知,拥有智慧。

Roam 是这方面的一个好工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先明确自己的理念,建立可操作的系统。切记,工具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事半功倍。

先写到这,后面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