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人生切割术》观后

Elizen / 2022-04-20


很多聊科幻的题材,最后都走到了机器人的觉醒,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之中。《西部世界》是最吸引我的,它存在一个造物主的视角,模糊了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也模糊了善与恶、是与非。

《上载人生》则是把科技作为一种背景,讨论人的意识本身。我更喜欢这个视角,但显然它需要更精细的编辑,这部剧没有走到我期望的深度。如今,《人生切割术》带来了更高级的问题,第一季也吊足了我的胃口,留下了足够多的期待和反思。

这几年,讨论科技伦理的问题时,总会带上哲学。单说科技的进步速度,我对它的迟缓表示满意,也嘲讽过人类自身的自大,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多的,还是人工而已。人们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弱人工智能。很形象,它在某些方面很强,但在更多方面很弱。

这里就不免回顾一个老梗,有人问科学家,我们的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生产一个可以换被罩的机器人。科学家回答,相比换被罩机器人的复杂程度,不如直接生产一个不用换被罩的被子。你看,人类的回答是多么狡黠,科技又显得多么迟钝。我喜欢一些看起来精密的机械,比如电子芯片,比如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汽车变成带着轮子的大 Pad,我坚信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连轮子都可以不带的大 Pad,我们坐进去去,上天入地。

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出现了另一个你,你要如何定义?他是你,他不是你,你是他的造物主?没看过这部剧的人可能对这一串问题云里雾里。我希望在不剧透的前提下,讨论几个问题。

剧中科幻了一种技术,分离手术。做了手术的人,在工作时会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工作会回到生活状态,这两个状态是完全分离的。所以,我们在生活时不会记得任何工作内容,包括自己的所有同事,工作中也一样,完全没有生活的记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单身,有没有孩子,快不快乐。甚至,如果在工作中交了一个异性朋友,生活中的自己也不得而知。当然,剧里的公司,是禁止同事恋情的。

所以,现在有了两个你。一个工作中的你,一个生活中的你。他们的记忆是分离的。好玩的事情也随之出现。我们可以在生活时,忘记工作中的一切不快乐,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工作时都谈不上多快乐,甚至忘记自己的领导,也许生活中他就是你的邻居,你的玩伴。在工作中,也想不起家里的鸡毛蒜皮。不过,如果,我们在工作被欺负,甚至被剥削,被安排做违法的事,生活中的自己也无法知道,生活中,我们暴力、悲伤、快乐,工作时也无法回忆。

更深层次的挑战是,如果那个工作中的自己,在生活中出现了,他将是一个婴儿。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新人类。他还是不是你,他可以拥有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么?生活中的你,又是如何看待工作中的你,只是为了逃避工作中的不快,不希望带着这些烦恼生活,就创造了一个替你工作的「人类机器人」?如果他是被创造出来的,你是他的造物主,代价就是每天失去了八小时甚至更多的原本自己的时间。

这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和作品去讨论。即便摘掉「科技」这层帽子,我们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也是很有趣的话题。「科技」从加速我们的工作效率,到渗透我们的生活时间,再到《人生切割术》里那样,彻底分离我们的时间,科技作为生产力,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关系。

可是如今,究竟是生产力在影响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在影响生产力的进步方向?我深表怀疑。

韩炳哲和陈嘉映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位哲学家,探讨世俗生活的哲学家,很像契诃夫的小说。这部剧和他们的作品在很多角度上可以结合起来看,如今的我们,在一个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的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甚至我大胆一点,今天被送进方舱的人和他们的家人们,如果做了分离手术,这个世界会好吗?

逼哥有一首歌,叫《春末的南方城市》,里面有几句歌词:

不知道有谁能让你述说

你这样的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城市早已经把我们忘了

路过了青春我们还拥有什么

这让人心慌

让人心慌

送给上海,送给这座春末的南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