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拾一周:No.2
Elizen / 2021-07-08
这本来是要发在微信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取名《近况》。开头是这么写的:
没封号,也没消失,其实最近输入还格外勤奋,但就像无题里说的,单纯是没什么可写的。输入的越多,提炼出来的东西越简单,要么三两句就讲清楚了,不值得写一篇文章,要么写就需要长篇大论,最好加上一定程度的辩论。索性就不写了。
按照以往惯例,聊天节目是我这里最火的,就聊聊近况好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但写着写着,主题明确,也到了我心目中一篇通讯的体量,索性原封不动发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本期聊的是我关于订阅邮件通讯的几点建议。
最近在写「不是 News,只有 Letter」的「叁拾一周」,写了两期,间隔半年时间,恐怕第三期又会遥遥不可期1。
我一直想聊一聊 NewsLetter 这个东西,我认为它和播客一样,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载体,要远好于平台性的东西,比如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Twitter 这一类产品。目前看,在 AC 时代,我们面临得已经不是信息爆炸,而是信息绑架,这两种内容形态,都是脱离其中的好办法。并且以我的观察,这两种内容形态,正像雨后春笋一样生机勃勃。
NewsLetter,或者简单点,我们叫它邮件通讯,就是一些人基于各种原因,用邮件或登录网站的形式查看某个特定的人发给他的来信,我们通常叫做订阅制。信有两种,收费的,免费的。内容参差不齐,但大体上都是作者的观察、观点、访谈和推荐2,总结一下,可以理解为付费/免费订阅了某人的专栏。
我订阅了很多这样的通讯,最早是从李如一的会员通讯开始。今天上午刚刚订阅了郝海龙的「林中来信」。说实话,付费的,普遍价格不菲,而且定价几乎都是仿照李如一最初设计的价格作为参考,但价值,就各有千秋了。阅读这些来信的过程里,我也有筛选,删减,逐渐到今天,形成了比较稳定地订阅风格。
对于这种通讯本身,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是否订阅的核心原则是作者。如果今天老六、李海鹏、黄章晋这些人开了付费的订阅制通讯,我不会关心价钱,一定第一时间订阅。他们的阅历、经验、学识各个方面,能给予我的滋养太丰富了,哪怕一期只有一句话。这一句话,不知是踩了多少泥才淌过来的,说它们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也不为过。
第二,订阅你认知之内想要了解的。最好的例子是 Dailyio 和方可成的会员通讯,一个在科技领域,一个在传播领域,可以给出足够前沿地、先进地以及正确地观察和判断。记住,如果一旦超出你的认知,你是无法判断它是否正确的,谁都不想被牵着鼻子走,尤其还会被带到错误的路上。
第三,要警惕那种三五个链接,一两句短评的内容。但其实这是目前中文通讯里最常见的一种,英文的倒好一些,像是 Substack3 上很多都是传统媒体里的记者在做,更多的是访谈和观点,也更像专栏一些。中文通讯则可能是我们太习惯了发言要有个平台,感觉被某种神奇力量附体一样,总是追求在一篇通讯里塞满各种推荐文章,却看不到这些文章里或一期一期通讯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此,我刷刷微博岂不更开心。最不适地一点是,读一篇这样的通讯往往会同步打开十几个新链接,我吸收完一期这样的内容恐怕都要两个星期,所以我绝不相信那种每周稳定输出一期像是导航栏目一样的通讯,它们带来的毁灭性要远大于收获。我宁愿花大价钱坐飞机去看火山喷发,也不要住在火山脚下。
第四,不要把通讯当成一个平台。我们可能是一直被互联网教育的一代,互联网上有什么,我们就用什么,似乎从来没问过,我们要什么?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判断不出来,就去读书,什么订阅也不要看。
第五,要稳定。说来惭愧,这是我订阅的原则之一,我却自己鸽自己,所以活该没人订阅。但道理还是这个道理,要稳定,即便出现一两次意外,不要紧,长期稳定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付费订阅,这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信任。信任,对陌生人或者说网络世界中一个不认识的人,能先以信任待之,已经是 21 世纪新传统美德了。
第六,拒绝团队作战。我不排斥团队作战,但一定要有主编,团队人数不可以多。一旦做成规模,团队不可避免,但在没有规模的时候,就想着团队作战,这个产品从一开始就走错路了。而且团队,意味着它已经变成了生意,生意就是另一个维度,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内容可能退而求其次了。中文世界里,老六和老六的《读库》是望尘莫及的存在。我曾经一度以为老编辑的「老道消息」能努一把力,成为互联网世界的《读库》,但很可惜。不过好消息是,老六明确表示,电子版就在路上,而《人物》杂志拥抱互联网之后,肉眼可见「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一流水准。
第七,不符合上述内容的通讯,全凭直觉订阅,我喜欢为最大。只需要记住一点,今天你喜欢,就订阅,明天不喜欢了,记得取关。
下周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