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en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叁拾一周:No.20

Elizen / 2021-11-17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81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234。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能写到 20 期,更没想到,20 期会有接近 200 个人订阅,感谢你的不离不弃。这个通讯目前没有在任何地方做过主动推荐,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还没有到及格线,关于写的内容和结构,我也一直在思考,小步快跑吧,一点一点来,一点一点改。它有一些自发生长起来的意思,有时候不是我想写什么,而是要写的东西自己冒出来让我写,这种说法很玄妙,不可理解,但确实是这样。

20 期的内容,很松散,但其实有一个主线,我们如何能生活得更幸福。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可以从无数视角观察,回答,所以也很难,几乎每一期都是我的一个视角,我希望画出一个大框框,至少保证自己在航道上。如果你有时候不知道我想说什么,那可以想想这条主线,也许同样的内容,我和你能读出不同的东西。这也是文字的魅力。

顺着幸福,就聊聊这一期的主题:《被讨厌的勇气》。


放轻松去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整理家里的书目,想把一些不看的,不会重看的书处理掉,把一些还没读的书读完。找了个软件扫码登记,粗略统计大概纸质书有 550 本左右,Calibre 电子书库也有 300 本左右(我不关注的书籍即便有电子版也不做统计),加上小朋友的绘本,说家里藏书千册应该是不谦虚的。

这千册藏书让我现在对于读书有了两个很大的改变,必须要说清楚,这也是一点共识。没有共识很多文字在你看来将是毫无意义的,与我而言也是徒劳。

第一,我不再挑书读了。它有一个前置条件是我大概扫一眼目录,看看前言后记,就知道这本书是否可以进入观察书单。这和挑不一样,这样的判断能力是几百本书喂出来的,虽然不多,但对自己的认识无疑更清晰。现在我会去读一些以前看不上的,觉得很俗的东西,里面有一点对我有帮助的内容,那就是赚到。而且这类书,事先做了预设,读起来也没有什么压力,该跳过的地方跳过,该略读的地方略读。

第二,对书的期待低了很多。以前的笔记要么长篇大论,要么在书里划满了线,实际上变成自己知识的内容很少,大部分时间只在“作秀”给自己看。认识清楚之后,放下这部分自我,从一本书里,能收货三句话,三句话中有一句话可以指导生活,做决策,就值得。

还有老生常谈的一点,对读书采用目的论(后面我还会提到),分清楚一本书的作用,消遣、学习,还是什么,不同作用的书阅读策略是不一样的。

以上,是我连汤带水的部分。

目的论、定义回忆和课题分离

以下,咱们聊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豆瓣读书 Top 250,评分 8.6。

这本书讲的是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个体心理学。对于阿德勒,听说的人应该不多,他是个体心理学之父,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其他两位不论是否了解他们的学术思想,名字总该是听过的。近些年来,阿德勒的思想开始受人追捧,我在前几年知道他的基本思想之后,也很喜欢这一派。这次读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也时常对比自己的行为方式,收获不小。我简单聊几个可能帮助到你的内容。

一个是目的论。在阿德勒的思想中,可以说“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一个伪名词,说实话,我一直不理解原生家庭这个词,甚至找不到一个和它对立的词汇,按我的经验,如果一个概念我解释不了,我就会尝试去找一个与它相反的词汇,也许就能理解它,如果没有,这个词多半是被生造出来的含糊其辞的东西,毫无意义,不予理会即可。

书中提到的目的论很好理解,你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不一定是你所表述的原因造成的。我记得《教养的迷思》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多数人都觉得单亲家庭容易产生问题小孩,流氓混混之类,原因是缺少某一方的爱,家庭的爱不够完整,孩子的情感发育成为了问题。艾莉森·高普尼克在书中说明,经过大量的调查统计,这一现象跟人们常说的缺少爱没有半毛钱关系,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家中因为只有一方来抚养孩子,经济压力巨大,尤其是对于父母突然离世这种情况,压力更是陡增,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条件的全面下滑,搬到更差的社区,上更差一些的学校,认识一些思想上有问题的孩子的概率更高,久而久之,孩子在他的社会圈子内更容易出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大众喜欢这种扣上原生家庭、单亲家庭的帽子来解释孩子的行为,也可以用目的论来说明。简而言之,这样说,更容易达到分类的目的,我们家的家庭环境好,所以我们家的孩子健康,即便我的孩子出现问题,也不是家庭本身的问题。无非是为了逃避责任。

书里举的例子是,孩子不想出门,不想与人交流,因为他小时候受到家庭里的各种暴力对待等等,导致他如今有这样的行为。但在阿德勒的思想看来,他的目的就是不想出门,才编造出这样的理由。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你的行为应该由你自己定义。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换一个我熟悉的说法就是,你不想做出改变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当下的状态对你有某种好处。人都想变好,比如想读书,想学些新东西,想有好人缘,但是永远在“想”的阶段,你看不到他任何行动,而你去问他,他往往能给出 100 个理由,听起来十分合理,但本质上,就是他现在的状态很舒服,他自己不想改变而已。

我们的记忆也一样,它是一些模糊的、零碎的、甚至没有明确时间戳的记忆,我们经常拼接这些记忆,对它修饰、隐藏、夸大,表达出一个我们想要的效果,达到我们的某种目的。比如“我父亲从小打我,我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所以我现在会打我老婆,但我不是故意的。”

狗屁。

第三点,也就是这本书的标题,被讨厌的勇气。多年前,我一个朋友在 QQ 群里和另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起了骂战,类似于今天在微信群里讨论某些公共话题,最后上升到了人身攻击。那个人说了一句,大家也不熟,没必要这样。我的朋友随即语出惊人:就是因为我跟你不熟,凭什么惯着你。

她还有一句升华的名言,这些年我时常挂在嘴边,感觉是阿德勒哲学的最好诠释:当你学会了破罐子破摔,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豁然开朗。我们一生能称之为朋友的人,以我的经验,不超过 30 个,这些人就是我们竭尽所能维护的关系,我们最大的经历和时间,应该在他们身上才对,而如今的人们,对陌生人亲热,说真心话,对领导谄媚,不管决策是否正确,在网络上扮演正义之师,杀伐征战,无往不利,对朋友呢?

阿德勒用的办法是课题分离,也就是分清楚哪些是你的问题,哪些是我的问题。说实话,能做到或者说有勇气去这样做的人很少。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你喜不喜欢我,是你的问题,我该不该说是我的问题。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没朋友,我倒是和阿德勒站在一边,这样做,恰好是打开朋友之门的钥匙。

书里还有很多内容,用对话的形式引人思考。一本书如果能带来一个新问题,它一定是本好书。如果给了你一个明确的答案,则要小心。如果你愿意,可以去翻翻这本书,也许你和我的关注点,并不相同。

一点参考:阿德勒对心理学大众化的强调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